嫩江,一方富有灵气的土地,一块开放开发的热土。这里,到处充满着奋发向上的青春活力,到处涌动着科学发展的滚滚春潮。
嫩江历史悠久、人文荟萃、资源丰富、区位优越。近年来,嫩江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,以“努力快发展,跻身省强县,建设富裕、秀美、和谐新嫩江”为目标,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、新型工业化、城乡一体化进程,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,多项工作走在了全市、全省和全国的前列。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7亿元,财政总收入实现70,178万元。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8,226万元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.42亿元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9.2亿元,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4,331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8,057元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,在省市经济发展战略格局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。
科学发展,新思路激发新活力
嫩江县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理念武装头脑、指导实践,科学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全局,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。
树立区域协调发展理念。优化区域经济布局,大力发展绿色农业、矿业、特色旅游板块经济,实施“三带三区”区域发展格局。推进九三绿色食品开发区建设,形成以农副产品为主导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;着力建设墨尔根工业集中区,形成以高科技为主导的产业集群;加快多宝山矿产资源开发区建设步伐,尽快形成以矿产勘探、开发、采运、加工、销售为主导的矿业经济产业链;打造驿站风情旅游区,发展文化经济;创建国家级湿地保护区,推进区域保护和开发。
树立产业发展理念。立足资源禀赋,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,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,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,发展现代农业;立足现有工业产业基础,优化内部结构,着力打造农副产品加工、矿业产业集群;统筹全县山水、人文资源,以高峰国家森林公园、白脸山自然风光为重点,全力推进文化旅游建设;充分发挥区位、交通、资源等综合优势,围绕产业布局,加强规划引领,大力发展“专业市场、仓储物流、品牌服务”等第三产业。
树立开放开发理念。进一步解放思想,在消除观念羁绊中冲破体制羁绊,在拓展思维空间中打开开放空间,在提升思想活力中激发发展活力,最大限度地开放开发。以优势资源策划项目,以优势项目扩大开放,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。积极探索招商渠道和运作方式,动真格出实招全力推进,敢于牺牲局部利益,敢于放弃蝇头小利,让有实力、善经营的投资者到嫩江来,借助外力谋求发展。
树立全民创业理念。鼓励全县上下艰苦创业、自力更生,激发创业的内在活力。积极扶持引导民间商业资本向中心城镇、向规划区、向高层次商贸物流集聚,提升全县的商贸档次;通过专业合作组织建设,引导农业资本向现代农业的生产、流通、加工等专业环节集聚,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;以工业集中区为创业平台,引导民间资本向工业集聚,在创业培训、市场信息、技术研发等方面提供服务,在税收、财政、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,努力在全县上下形成解放思想、合力创新、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。
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。从县情出发,围绕发展走向,制定长远规划,统筹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社会、生态五个文明建设;严格实行点、线、面区域性管理,加强对“北部山区、尼尔基库区、高峰白脸山景区”、“国道线、省道线、铁路线”和“历史、自然、人文景点”生态环境的保护,加大治山、治水、治污的力度,把保护、开发、建设三位一体统一起来,为嫩江长远发展积蓄后劲。
嫩江县200万亩国家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基地
夯实基础,新农村带动新气象
嫩江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,始终坚持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,坚持把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问题放在重要位置,把发展生产、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要位置。
大力调整农业结构。按照构建“现代农业产业带”要求,在稳定优质小麦、高油大豆种植面积的前提下,扩大高淀粉马铃薯、优质燕麦、高糖甜菜、亚麻和北药的种植面积,引导特色经济作物向产业化方向发展,培育稳固的农产品基地。依托区域内的龙头企业,建设了7个产业化种植基地,其中,大豆基地化种植200万亩、优质小麦种植100万亩、亚麻种植2万亩、沙棘种植2万亩、甜菜种植10万亩、马铃薯种植2.6万亩、中药材种植2万亩。
大力发展畜牧业。落实畜牧业发展扶持政策,扩大标准化养殖小区和规模大户的数量,建成一批以“两牛一猪”为主的养殖专业乡(镇)村,初步形成了有一定特色优势的农业产业化格局。目前,年出栏万头生猪养殖场2个,年出栏5千头生猪养殖场5个,年出栏1000头以上养殖场10个,年出栏百头以上养殖户50个,奶牛存栏超千头奶牛场2个,百头以上奶牛场30个。
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。多方筹措资金,采取多种措施,推进新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。2008年嫩江县被评为“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”。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。全县投资1402万元,建设农房2.7万平方米。投资45.3万元,对试点村镇进行绿化、亮化、净化。集中开展村容整治活动,村容村貌实现较大改观。农村道路建设步伐加快。投资2611万元,新建白色路面149.2公里,沙石路面132公里;村镇沙石路铺装率达到60%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开展。通过宣传和引导,试点村农民的参合率达到93%。帮建单位的帮扶力度进一步加大。各帮建单位以资金、项目、技术等方式,极力帮助各试点村加快新农村建设。省级帮扶单位,帮扶资金合计96万元。
嫩江县飞机航化作业
工业主导,新引擎驱动新速度
工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,决定着县域经济的实力和水平。嫩江县坚定不移地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。通过一手抓重点项目建设和主导产业培育,一手抓工业结构调整和民营经济发展,使工业经济的活力不断增强,结构逐步优化,效益日益提高,主导地位和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。2008年,全县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8亿元大关,在全市县级排名第一。目前,工业已经成为嫩江新一轮发展的强大引擎,并推动着经济步入加快发展的快车道。
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,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之本、富民之基、财税之源,围绕扩大总量、提升质量,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。目前,总投资4.08亿元嵩天城薯业、麦业项目,总投资1.2亿元北泰铜制品项目,总投资1亿元秸秆综合利用省级科研项目,计划投资9300万元北药中药饮片项目,投资4000万元对原谷丰油厂的设备进行恢复、改造、扩建的黑龙江翔河油脂项目已开工建设;总投资38亿元大多宝山铜矿开发项目、总投资5.5亿元霍东多金属矿开发项目、总投资2亿元文革山多金属矿开发项目、总投资10亿元以上嫩江煤田开发项目、总投资5亿元风力发电建设项目正在有序推进。
在主导产业培育方面,嫩江县按照着力建设“三带三区”(现代农业产业带、矿产资源开发带、生态旅游观光带和多宝山矿产资源开发区、墨尔根工业集中区、九三绿色食品经济区);做大做强“十大产业”(矿业、麦业、豆业、薯业、乳业、肉业、糖业、酒业、药业、麻业);打造以农、牧、矿优势产业为主,综合多业发展的嫩江经济发展特色之路。围绕扩大总量、产业发育、园区建设和特色品牌建设,以嵩天农产品加工、燕麦乡实业、完达山乳业、承德磁源无抗猪养加销、多宝山铜矿、关鸟河水泥、华昌煤矿、霍龙门铜(钼)矿为重点,培育县域经济的主导项目;围绕技术改造和增容扩能,以南华糖业和嫩江九三油脂扩建、巨祥实业和辰鹰乳业技改、中药饮片加工、北泰铜业开发为重点,培育提质增效的先发项目;围绕投资导向、资源配置、循环利用和生态环保,以科洛新型建筑材料、风力发电、秸秆发电、格林造纸、二道坎水库工程为重点,培育促进升级的优化项目;围绕促进消费、延长链条、扩大市场,以商贸城、农贸大市场、客运物流中心为重点,培育加快流通的聚集项目;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场县共建,以农机合作社、水利设施、土地整理为重点,培育提高产能的农业项目;围绕改善民生环境,以国省干道、农村公路、电网改造、市政工程、供水厂、污水处理厂二期、垃圾处理场、棚户区改造、教育资源优化整合、卫生防保为重点,培育保证发展的基础项目。
在民营经济发展方面,嫩江县以全民创业为抓手,通过降低创业门槛、设立扶持资金、建立政银企合作制度、改革投融资体制等举措,最大调度地调动民资、集中民智、激发民力。2008年,县域内民营经济单位数达到6560户,从业人员21300人,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5.7亿元,占县域经济总量的32.4%。
扩大开放,新集聚推动新发展
嫩江县主动利用国际国内“两个市场”、“两种资源”,突出抓好“两个关键”,在广泛的对外合作中,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。
突出抓好招商引资。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“一号工程”,在招商思路上,强化内涵发展和集约发展理念,努力提升招商引资的水平;在招商策略上,认真把好“产业特色、投资强度、规划建设、环境保护”四道关,提高项目质量,实现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,切实做到理性化引资、选择性招商。近年来,先后有10多家公司相继落户嫩江,这其中有全国最大型制糖企业南华糖业有限公司,有中国最大的马铃薯淀粉综合加工企业嵩天薯业有限公司,有国内知名的矿业企业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。2008年,全县实际利用域外资金120427万元,实际到位的项目数21个,其中投资规模1000万元以上的13个,投资规模1亿元以上的2个。
突出抓好环境建设。致力于打造“成本最低、信誉最好、效益最快、回报最高”的投资环境。对外商到嫩江投资,一律实行项目审批“一站式”服务,项目建设“全程式”服务,项目生产“跟踪式”服务。2009年5月,嫩江县被评为苏商最具投资价值城市荣誉称号。
城乡一体,新建设带来新面貌
坚持统筹城乡发展,实现县域经济协调发展。
着力推进城区建设。在城市建设上,坚持高起点规划、高标准建设、高效能管理、高水平经营。以增强城区辐射带动能力为目标,打造东部工业集中区、南部物流集散区、西部生态功能区、北部休闲度假区、中部商贸服务区。扩展铁路线以东工业集中区规模,社区居民有计划地向城区迁移,城区企业有计划地向工业集中区搬迁。坚持同步建设、同步配套的原则,完善城市功能,提升城市品位,该县已连续十年被黑龙江省委、省政府评为“全省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县”。
着力推进小城镇发展。以县城为中心,逐步实施近郊村屯向县城转移;其它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以乡镇所在地为主,逐步实施村屯向中心集镇转移;不断改善教育、卫生、饮水、道路、住房等基础设施,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。随着小城镇的开发建设,城区规模迅速扩大,人口明显增加,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显著提高。全县有8个建制镇6个集镇乡,水、电、路等基础设施基本形成,农村砖瓦化率达到了66%。
着力推进交通网络建设。全力配合省级公路建设工作,县财政落实匹配资金5000万元,完成了国省干道征地拆迁任务。总投资5.88亿元、全长136公里的S208省道嫩呼公路嫩江至多宝山段已竣工通车。总投资7.1亿元、全长88.7公里的G111国道讷河至嫩江段预计2010年10月份竣工。农村公路近两年共投资1.9亿元(其中地方匹配1.1亿元),建设完成657.9公里,4个乡镇、47个行政村实现了通畅,打通35个行政村断头路。
嫩江县江畔公园如诗如画
改善环境,新举措带来新成效
坚持生态立县,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,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、环境保护的关系,坚持节能减排、环境保护、生态建设三管齐下,使全县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。
严格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,把好项目审批关,坚决做到“五个不批”,即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不批,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批,选址不合理的不批,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地区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不批,不履行“环评”手续的不批。结合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,对资源实施保护式开发、合理化利用。2006年以来,共关停了11家矿山企业,其中煤矿4家。
以人为本,新政策构建新生活
嫩江县坚持以人为本,加大资金投入,努力提高城乡社会保障水平。大力开展就业再就业培训、开发就业岗位,两年累计安置就业再就业11884人。不断扩大养老、失业、工伤、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面,各项社会保障资金发放率达到100%;不断完善城乡救助体系,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3772万元。建成了新胜敬老院、伊拉哈敬老院、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。改造了10个乡镇卫生院,建成1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,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3.1%。两年投资2.51亿元,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和廉租住房建设,改造棚户区10.73万平方米。2008年,该县被评为“全省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先进县”和“城市棚户区改造先进县”。
科学发展富裕了全县群众,科学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,科学发展换来了丰硕成果。近年来,嫩江县先后获得“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”、“全省文明村镇建设先进县”、“全国团建先进县”、“全国农机管理先进单位”、“全省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县”、“全省社会保障试点先进集体”、“全省中医先进县”、“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”、“全省双拥模范县”荣誉称号。
嫩江,正成为黑龙江省西北部一颗冉冉升起的璀璨明珠!
中共嫩江县委办公室
嫩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