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古代王朝特别是唐朝,一朝国家大乱,皇帝总喜欢奔走四川避难,连在近代的老蒋,在日本侵华时也是走四川,更有传言说,老蒋若不出川不失天下,这固然含有笑谈之意,但四川这个地方确有它的特殊性。
秦兵马俑
在全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中,古代曾经出现地方割据政权次数最多的,无疑当数偏处西南的四川。从先秦时代的古蜀国开始,两千年间,这里先后以成都为首都建立过公孙述的成家,刘备的蜀汉,李雄的成汉,前蜀王建和孟知祥的后蜀等几个小王国。唐朝的玄宗、僖宗都先后因为安史之乱和黄巢之乱西逃入川。
入川
四川在古代之所以容易被割据和成为皇帝避难首选之地,由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所决定:四川沃野千里,是物产富饶的天府之国,它为先后存在的那些小王国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。从秦开发到两汉的发展,四川地区特别是成都的繁华程度一度超过关中被誉为“天府之国”,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原纷争,四川由于处西南极少卷入战争,至隋唐更是社会安定,经济进入全盛时期。
展开全文
中原战乱
其次,四川盆地四面均是如同铁璧合围的山地,使得四川犹如一个巨型而又可以自给自足的城堡,周围都是崇山峻岭,交通闭塞,古称“四塞之国”,在冷兵器时代,它具有易守难攻的特殊战略地位,因而避免了历史上很多次战争的破坏,得到了一个相对安静的社会环境,这在乱世中更有利于它社会经济的发展。历史上许多有眼光的战略家,如张良、诸葛亮等都把四川当作可以立国的根基之地。
地形图
直到后来宋仁宗时,四川有个读书人屡试不第,便献诗给成都太守,提出“把断剑门烧栈阁,成都别是一乾坤”的造反建议,但仁宗得到举报后不与计较并赐与他一名小官当。可以说,在全中国的所有省级行政区中,从地缘政治上讲,四川是一个最为特立独行的存在。
蜀道
几千年来,在飞机发明之前,出川与入川不外乎水路与陆路,水路即通过长江三峡后进入湖北,而陆路则只有蜀道。在非机动的帆船时代,三峡的险滩急流,使得穿越三峡的水上之旅被人视为畏途。相比之下,人们更愿意选择虽然同样艰难,但还不至于有生命之虞的陆路。因此,许多涉及到出川与入川的重大历史事件,都和蜀道有关,李白曾写过一首《蜀道难》而成为千古名篇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