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日神剧经常出现的过分夸张且超乎常理的怪诞情节,有时会出现抗战时期不存在的兵种、武器、技术、战略等。
“战争游戏化”
编辑
八路军、新四军经常在战场上表现得像玩战争游戏一样轻松自在。
“共军偶像化”
编辑
一些共军士兵和民间高手精通武功,能在战场上做出意想不到的动作打倒敌人,夸张程度接近超级英雄。几乎没有共军牺牲战死的情况,人人都是战争中的幸存者。同时过分夸大共军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。就如 “手撕鬼子”,“现代装备”,“起死回生”或者用一些“神奇武器”如扑克牌或飞车。
“国军懦夫化”
编辑
国军被描述为软弱无能、多管闲事、总帮倒忙,似乎整个抗日战争的功劳都归共军所有。如在《我的兄弟叫顺溜》中,国軍总是消极抗战。
“日伪白痴化”
编辑
把日军、伪军、汉奸塑造成愚蠢、好色、贪婪且不堪一击的丑角。调戏“花姑娘”的日军士兵形象早已深入人心,有时这些缺点还会导致日军的作战计划泡汤。